2010年7月7日,是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,这也是战士刘强与未婚妻王兰的婚期,为了给边防官兵送物资,他们的婚姻已经先后推了5次,这是第6次婚期。汽车兵们一直用“欺骗”自己,“欺骗”家人的方式,去寻找到各种说服自己的理由,一直忘我地奔忙在这危险重重的边防路上。
内容摘要:2010年7月7日,是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,这也是战士刘强与未婚妻王兰的婚期,为了给边防官兵送物资,他们的婚姻已经先后推了5次,这是第6次婚期。汽车兵们一直用“欺骗”自己,“欺骗”家人的方式,去寻找到各种说服自己的理由,一直忘我地奔忙在这危险重重的边防路上。
――西藏军区某汽车团建功高原60年服务边防纪实
▲“雪域铁骑”行驶在崎岖的运输线上。
李文建马玉荣高勇君朱铭余长洋毛前力
汽笛声声,马达轰鸣。
今天,是西藏军区某汽车团出车的日子。
军嫂蒋亚玲朝远行的车队使劲挥着手,丈夫吴国华就在这支远去1000里外执行任务的车队里。吴国华清楚地知道,1000里风雪路上,处处都是“鬼门关”,边防官兵在期盼,车队一天都不能晚到;蒋亚玲清楚地知道,自己再怎么担心,也阻止不了丈夫的步伐。
唯盼车队平安归来……
西藏的路有多险,只有没亲身体验过的人才知道。
20年前,一位年轻的排长钻进了老兵刘翔的驾驶室,此次任务是给700多公里外的拉康某部运送主副食,这是排长第一次跟车上路。
雄壮的雪山、星罗密布的湖泊不断在车窗掠过,排长心里充满了诗意。
“班长,没见他们说的险呢!”排长心里略有失落。
“你莫急,会满足你的愿望的。”刘翔嘴角抬了抬。
车过洛扎县,刘班长挽起了双袖,再也不说话了。几个急转弯,车行在半山腰。山高,抬头望不见顶;崖深,低头看不到底;弯急,每一次弯道都感觉前段是断头路;路窄,排长感觉自己整个身体都挂在悬崖上。豆大的汗珠挂满了额头,他死死地揪住拉手,双手发麻了也不松开。
“排长,放松点,车要下去了,你抓得再紧也没用。”刘班长的话依然没让他有丝毫放松。
此行,刘班长先后机智地处理了多次危险。蒙达山上,闯过了连续冰滩;宗山脚下,连续躲过了6次山体飞石;升格山腰,冲过了边走边垮的路基;洛扎河上,5次碾过了用圆木搭建的简易桥。
“班长,你不怕吗?”车到拉康,几乎虚脱的排长瘫在驾驶室问到。
刘班长指着正在从车上背运物资的边防官兵说到:“怕,当然怕,没人不怕死。但是晚来一天都不行,被吓倒的就不叫汽车兵。”
排长叫施勇,在西藏处处充满危险的边防路上,已经跑了20年。由排长成长为这个汽车团团长的他,常常用老班长的话教育自己的士兵――被吓倒的就不叫汽车兵!
在通往边防的路上,看似平平静静,实则处处危机四伏。
1997年9月,时任运油营营长的孟光军带领20台车给八宿运油,车队返回来到然乌时,天下着毛毛细雨。
突然,走在前面的二连指导员张运朋发现左侧山坡上树林在猛烈晃动,凭着多年的高原行车经验,直觉告诉他,这并不是一般的风吹草动,而是泥石流到来的预兆。
“有情况!快离开!”他话音刚落,泥石流从山顶奔袭而下,驾驶员余帅躲避不及,,伴着“轰”的一声巨响,东风车被推向崖边,两个前轮被悬在半空。
在这危急时刻,孟光军沉着地将钢丝绳取下,一头拴在附近的大树上,一头扔给在驾驶室的余帅。张运朋心领神会扑向驾驶室,双手死死地抓住方向盘。
尔后,孟光军调来两台车,拉住悬在崖边摇摇欲坠的车辆,并命令大家“动作要快”,将车门卸下。张运鹏接过战友们递来的背包绳拴在腰上,并紧紧拽住绳子另一头,以备情紧之时,战友们能将他拉出驾驶室。
一切准备妥当,随着一声口令,3台车同时发动,众人的心悬在半空。大家明白,稍有不慎,车将翻入江中,造成损车亡人丢物资的恶果。
这时,意料不到的事再次发生,汽车刚被拖上道路,路基又突然下陷近半米。孟光军大喊一声:“兄弟们,快操家伙拆车!”早已饿了两天两夜的官兵,此时已头昏眼花,他们仍强打精神火速拆车。当车队刚驶出危险地段,山体飞再次滑坡,将原停车的路冲得无影无踪。
往返在3000多公里边防线上,官兵们几乎每次执行运输任务都会有惊心动魄的生死历险。
今年3月,副团长段毅率车队翻越德姆拉雪山时,一场特大暴风雪掩埋了前行的道路。面对此情,段副团长毅然跳下车,站在最危险的路段当“路标”。当一台台车辆安全通过后,他在风雪路上成了“雪人”。
海拔5800米的马拉山人称“鬼门关”,无数次大雪让过往人员泪洒雪山。
2008年10月的一天,一场雪崩将时任团长孙志刚带领的车队拦截在半山腰的弯道上。
孙志刚清楚,如不及时冲出去,上百台车辆、数百名官兵将受困,后果不堪设想。
“危险!”孙志刚拽回一名要去探路的干部,自己迎着风雪朝前走去。1辆、2辆……当他正指挥最后一辆车脱离险区时,松散的积雪突然坍塌将孙志刚深深掩埋。
战士们把他从雪堆里扒出,用大衣捂了2小时,才捂热了冻僵的身体。
1993年3月,三营教导员张根绪带着由100官兵、50台车组成的车队到阿里执行运输保障任务。
当车队驶入藏北无人区时,气温低至零下40多度,地面积雪达一米多厚,暴风夹着雪粒扑打在车上,发出“吱吱”的嘶叫。车队喘着粗气像“蜗牛”般在“死亡之谷”挣扎着,早已迷失方向的车队艰难地爬到一座海拔近6000多米的山脚下。此时,带队车已陷入雪海中不能前进,整个车队顿时陷入在浑沌之中。
夜色渐渐降临,由远而近的狼嚎声阵阵传来,让人毛骨悚然。张根绪拿出地图,看了看,对车队干部们说:“我们此时处境十分困难,大家唯有齐心协力互相救援,才能闯过难关。”他看了看地形后,立即带领官兵一边铲雪,一边前行。此时,头晕、胸闷、气短、呕吐等高山反应挑战着风雪中的官兵。靠着钢铁般的意志,顽强的战斗作风,张根绪终于将车队安全带出雪海。
“谁不知道路上险,谁不想守着家人享清闲,只要祖国需要我,我越是危险越向前……”在该团自办的春节晚会上,五连指导员代峙的诗朗诵,引起了全场共鸣。
官兵们齐声附和着,吼声响彻拉萨城。
任务重,压不垮,部队需要
永远是汽车兵最充分的理由
汽车团的任务有多重,翻翻这个团的运输计划就知道。
在该团的运输计划上,仅2010年8月就有23次运输任务。
“西藏境内物资运输,汽车是惟一工具,边防部队吃喝拉撒所需物资,都得靠我们送下去。”参谋长陈立华介绍说。
为完成繁重的运输保障任务,不少老兵常年奔走在边防线上,一年几乎大部分时间吃睡在驾驶室。
在西藏跑汽车,并不仅仅只是开车这么简单,还会面临着各种各样复杂的情况。
1988年8月20日,汽车团五连二班奉命紧急执行日喀则某边防部队大米运输任务。车队来到亚东公路40公里处,前面突然横着一条波涛汹涌的河流,河上桥梁早已被洪水冲得无影无踪,车队无法通过。此情此景,战士们用焦灼目光期待着新任班长杨家勤。
“我们一定要设法过河去,不能让部队官兵饿肚子!”杨班长说得掷地有声。
只见杨家勤小心地向河心走去。岸上的战友们不停地喊“班长,小心!”
“班长,水那么急,快回来吧!”看到杨家勤在洪水中东倒西歪,大家为他捏了一把冷汗,可他还是继续前行,东探西试,把河床3米范围的情况摸了一遍。
“人背粮食,让空车过河。”杨家勤果断决定。
全班11条汉子甩开膀子,将5台车上20吨大米一袋袋从车上背下来堆放在公路边。
空车慢慢向前一步一步“拱”,1米、2米……突然,一辆车刚到河中就被陷住了,大家急忙跳下河忙乎起来,有的推车,有的抱石块垫车轮,车子在“嘶叫”中慢慢向前挪动,最后历时一个多钟头才把5台车请到对岸。
大家来不及喘息,又扛起大米穿梭在两岸之间。
炎炎烈日,烤得人头晕目眩,百斤重的大米,压得大家直不起腰。来回近百趟奔波,累得大家骨头散了架似的,真想躺在地上美美地睡一觉。
然而,夜色已吞没了远处的群山,任务在肩,使命在急!大家没顾上擦拭脸上的泥水,又出发了。
“汽车是钢铁造的,我们的汽车兵骨头比钢铁还硬,再大的困难都压不垮。”消息传到机关,军区首长专程看望了“钢二班”。
扛大米磨肿的双肩还没痊愈,“钢二班”又接到了给某边防营运送柴火的命令。
“风雪期提前到来,必须在2天内把柴禾送进去,否则边防官兵这个冬天就要挨冻了。”团首长下达完命令后,又补充到。
平时跑这条路,正常行驶时间是4天,此次要2天送进去,就意味着晚上不能休息。
又是一块硬骨头,但从来也压不垮汽车兵。
他们饿了啃几口干粮,渴了就嚼几口冰,困了就捧起雪往脸上擦,用冰水往头上浇,来驱赶困意。
星夜兼程,2天2夜没合一下眼,终于如期把柴禾送到了某边防营。
车靠在停车场,战士们趴在方中盘上就睡着了。
每一首故事都感人至深、催人泪下,汽车兵们正是凭着对部队的无限深情,才铸就了再重的任务都压不垮的钢铁精神。
4月的麻麻沟,时而晴空万里,时而大雪纷飞,时而暴雨如注。错那县城至麻麻沟路段又陡又窄,仿佛像抹了油似的,只能单车通行。为此,车队必须严密组织按时通过,否则就会受阻于悬崖峭壁间进退不得。
1987年4月20日,3营9连15台车在执行错那县城至麻麻沟的运输任务中,突遇大雪封山,车队受阻。官兵们在副团长刘恒的带领下,大家横下一条心,冻死累死也要打开一条通道。官兵们把所有能用的工具都用上了。
“挖雪开道!”这是惟一的出路,在风雪中奋战了三天三夜,官兵们终于用双手撕开了一条通道,将战备物资及时安全运送到了边防。
曲德贡山,海拔5000余米,山上的积雪经太阳照射融化后,流淌在路面结成厚厚的冰层。一天下午,车队来到这里行进在打滑的路面上左摇右摆。“咚!”一台车突然趴着不动了,驾驶员小周打开车窗,心一下提到了嗓子眼,背心冒出了一层汗。原来,路基塌方,路面打滑,车的右轮滑下路基悬在半空中。
“将车顶上去。”施团长指挥驾驶员钻进车底用千斤顶把车一点一点往上抬。半小时后,车终于被顶到了路面。为预防车后轮滑下路基的情况再次发生,施团长命令车队:降低车速,拉大车距。副驾驶员纷纷下车抱着垫木徒步跟在车后,随时准备往后轮垫。
车队就这样走一步垫一步,走走停停,经过9个多小时的艰难行进,终于到达山顶。这时,几名战士出现了强烈的高山反应,头痛欲裂,呕吐不止。于是,大家相互用背包带缠在头上,垃圾车运假货进世博园贩卖。找来核桃大小的鹅卵石顶在太阳穴……
60年来,该团执行了无数次份内份外的任务,次次都能按时出色完成。
再重任务也压不垮钢铁的汽车兵!那气势,气吞山河的豪情壮志。
环境苦,累不趴,边防需要
永远是汽车兵最坚强的脊梁
西藏的环境有多苦,当过“山大王”的人都知道。
4级军士长王晋生就是当过无数次“山大王”的人,那无数个被风雪困在山顶的滋味,没切身体会过的人,是无法感受的。
1998年10月的一天,那是王晋生第一次当“山大王”。那次他与另外3辆车一道,为某边防连送冬囤物资。
车行至大青山,刚还晴得好好的天,突然转阴,如席的雪花借狂风铺天盖地而来。尽管他们“把油门都踩进了油箱里”,还是没快过暴风雪,3辆车被风雪困在了大青山顶,前进不能,后退不得。
那是让王晋生铭记一生的经历,那是洒了他无数眼泪的夜晚。
冷,真冷。穿上所有的衣服,裹上棉被,仍没有一丝温暖,老兵们把所有被子盖在他身上,压得喘不过气来,还是冷得发抖。
怕,真怕。风在山谷游窜,发出鬼呜般嘶叫,听得人毛骨悚然,尽管老兵们都围着这个新同志,不停地讲各种故事,不断地安慰他,他还是吓得眼都不敢睁。王晋生想,自己真会死在这里了。
饿,真饿。在日当兵站吃的那2碗面条,早就离开了胃部,近19个小时没进食了,王晋生见到车胎都想上去啃一口。
……
被风雪围困了28个小时,某边防团推土机在警卫连的配合下,打通了生命通道,王晋生与5名老兵才把车开了出来。
他们拒绝了团领导安排坐救护车的待遇,硬是驾着自己的车,把3车物资送到了连队。
面对这群被冻得走路都走不稳,却坚持把物资运送到目的地的汽车兵,连队官兵无不竖起大拇指。
那是第一次当“山大王”,王晋生吃够了恶劣环境的苦:“真正驱使我们不屈力量的是,边防上急缺的物资需求,我们完不成任务,他们会吃更多的苦,甚至完不成戌边守防任务。”
这就是汽车兵,边防需要永远是他们最坚强的脊梁。
此后,王晋生先后有数十次当“山大王”的经历。
吃尽千般苦,练就硬功夫,王晋生成为了汽车团最优秀的汽车兵之一。13年来,为边防部队下送物资数千吨,安全行驶15万公里。
汽车团官兵的心中,边防无小事,边防的稳定关系着祖国的安宁,只有及时有效地保障边防物资需要,才能让边防官兵守住每一寸疆土,献给祖国母亲一片宁静天空。
有人曾说:在西藏高原躺着就是奉献。然而对常年担负着边防运输任务的汽车团官兵来说,时时都会经受着苦与乐,生与死的考验,日复一日,年复一年。
1987年4月,团里在边防某部设点执勤保障,全团700多台车没日没夜地奔驰在边防运输线上。长龙般的车队盘延在冰峰雪谷之间,车队前行的束束灯光刺破雪山寒夜,迎来黎明的朝阳。4营14连30多名官兵在排长张伟的带领下奔跑在运输线,60多天风餐露宿,他们没睡一个安稳觉,没洗过一次热水澡,没穿过一件干净衣服。手冻坏了,脸脱皮了,个个消瘦了好几斤,可大家以铮铮铁骨为边防运输保障尽心尽责。
1996年4月的一天,时任团长的常铁宁带领近300台车但负责给林芝方向部队运送油料的任务。
车队来到迫龙天险。突然,一阵地动山摇的巨响,振得车些失去控制,雪崩像一条巨龙从百米高的山顶翻腾而下。瞬间,数十台车辆受困雪海。
受阻第一天,常团长在清点官兵运行物资时大吃一惊,车队所有可吃的食物,仅有20包方便面和2箱红烧肉罐头。就是全吃了,也不够早已饥肠辘辘的400多名官兵塞牙缝。
怎么办?他带着官兵们提来浑浊江水沉淀后倒锅里,放入些许方便面、罐头和摘来的野菜,做了一锅杂烩汤。待战士们分享后,他才将锅底不多的一点汤汁咽下。就这样,常团长靠着顽强的毅力,组织官兵自救,终于将车队带出安全地带。
能吃下这样的苦,再没有什么能阻挡汽车兵服务边防的脚步。一代又一代汽车兵,用青春热血演绎了“环境苦,累不趴”的钢铁精神。
一次,从昌都某部传来消息,部队急需200吨油料。此时,距春节仅有8天,可从拉萨到昌都来回至少也得12天。时间就是生命,任务就是命令,不管时间再紧,任务再重,也要坚决完成任务。团党委果断做出决定,从各连技术骨干中抽调100人,组成70台车的突击车队,由副团长段毅带队驶向昌都。
寒冬的西藏高原,冰雪覆盖,寒风刺骨,庞大的车队,如一条绿色的长龙,在雪海中穿行。为了保证整个车队在行进中的安全,车队降低车速、拉大车距,走走停停,随时检查车况和车队行进情况,不敢一点马虎大意。在风雪中历经六昼夜,终于将油料运到了边防。
川藏线318国道线是油罐车最常跑的一条路,奇道险滩数不清,在这条道路上,不少汽车兵经历艰苦的磨砺之后,已成为团队过硬的技术骨干。
二连士官张瑞坝,在部队期间5次荣立三等功,9次被评为“红旗车驾驶员”。他说,要想成为一块永不生锈的好钢,就必须在运输线上锤炼。1996年6月底,车队又一次驶进了川藏线,当车行至102道班时,突遇道路大塌方,车队30多辆油罐车、70多台地方运输车被困13天,在路基松软的危险路段,张瑞坝作为技术骨干,将100余台油罐车和地方车一台一台驶离危险路段。在被困的13天时间里,他没有向连队领导诉一声苦,说一声累,硬是凭着过硬的技术勇担重任。
四士蒋德寿,在执行林芝地区八一镇方向油运任务中,途经工布江达时,身患重感冒。在驾驶室他一边输液,一边驾车。连队领导劝他别开了,等病好了再上路,蒋德寿却说:“这点小病算啥!”就这样,他硬挺着将车开到八一镇。
去年冬天,团政治处主任徐正强带车队到格尔木运送急需物资,车至海拔5000多米的五道梁,被大雪围困天寒地冻。徐主任脱下大衣,克服严重的高寒缺氧,带头用铁锹铲雪,用脸盆运雪。领导带头是无声的命令,23小时后,终于刨出一条行车通道。
一次,车队翻越海拔5000米的曲德贡山时,一台运油车因故障滑进雪坑熄了火。带队的一营长张平钻到车底下,一修就是一个多小时。在零下二十几度的低温里,一干就是一个多小时,冻得只能让官兵拖出车底。
一个个惊心动魄的故事背后,彰显的是汽车兵的无惧无畏和坚强。环境苦,累不趴,边防需要永远是汽车兵最坚强的脊梁!
过去如此,现在如此,将来还如此。
家事难,难不住,官兵需要
永远是汽车兵“欺骗”自己的借口
汽车兵的家事有多难,只是他们的家属才知道。
2010年7月7日,是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,这也是战士刘强与未婚妻王兰的婚期,为了给边防官兵送物资,他们的婚姻已经先后推了5次,这是第6次婚期。
“再不结婚,就不许你们来往了。”王兰等得心甘情愿,而岳父母却心生怨言,婚期推无可推。
没有什么困难,能难住汽车兵。电话结婚,这闻所未闻的结婚方式,就在两个年轻人的商量中,得到了一营官兵的支持。
王兰做通了父母的工作。提前几天,刘强8名战友就来到了王兰家,把婚房布置得温馨浪漫。
中午12时,婚礼进行曲响彻战地帐篷。帐篷中间放了一张三抽桌,桌子上放了一部红色的电话,听筒贴上了鲜红的“喜”字。电话按着免提,电话那头传来了司仪庄严的声音:
刘强,你愿意娶王兰为妻吗?
我愿意!
王兰,你愿意嫁给刘强吗?
我愿意!
……
电话两头,同时传来喜庆的鞭炮声和亲朋的祝贺声。
“刘强,我就这样把女儿交给你了,你要敢对她不好,看我不剥了你的皮!”电话那头,岳母带着哭声说到。
“妈,你放心!”帐篷里,数十名战友齐声喊到。
相隔千里的电话婚礼,让相恋5年5推婚期的一对相爱的年轻人走到了一起。
直到春节,刘强才与王兰入了洞房。
“别骗自己了,我知道你也想回来,但是边防官兵比我更需要你,我理解!”擦干丈夫内疚的泪水,此刻王兰的胸怀比海还宽。
2009年2月16日,云南云龙也发生了一场不同寻常的婚礼,举行婚礼的是一对年轻的女子。
新娘叫毕丽娟,新郎叫字彭花。
参加婚礼的人惊奇不已,怎么结婚的一对新人是两个女人?
原来,这事因2连指导员字金平而起,字彭花是他的妹妹。当年2月12日,字金平休假回家,与相恋5年的未婚期商定婚期为2月16日进行。
“中止休假,火速归队!”可正当两家人都在幸福地忙碌着的时候,干部股一份特急电报送到了家里。
“军令如山,我得按期归队!”字金平搂着新娘,话还没说完,新娘的泪水就不停地涌了出来。
“婚要结,部队也要回,这事我们有办法!”双方父母商量片刻,一致做出了决定。
2月16日中午,正在紧张工作的字金平接到妻子的电话:“放心,你妹妹已经把我接进屋了,就是今晚洞房不成了!”说完发出咯咯的笑声。
字金平流着泪,怎么也笑不出来。
家事再难,也难不住汽车兵服务边防的脚步,因为有无私军嫂们的坚强后盾。
一次,军嫂曾小华在没有通知丈夫任伦的情况下,带着儿子任杰悄悄进藏探亲,她想给丈夫一个惊喜。
可寻遍全团,也没见丈夫的身影,她哪里知道,早在几天前,时任副团长的任伦已带队前往那曲救灾去了。
电话好不容易打通,任伦问到:“你怎么来了?”
“你不是让我和儿子来部队团年吗?”听到丈夫的声音,曾小华忍了几天的泪水,禁不住流了出来。
东风运油车“雪灾很大,这里的官兵需要我们,过年是回不了了,你要来得愉快走得愉快。”尽管任伦无比内疚,却依然做出了这样的决定。
那一年,300多名汽车团官兵的年就在那曲的雪窝子里度过,300多个家庭因此过了没法团圆的年。
虽然说一家不圆万家圆,可谁不希望自家圆?官兵需要,永远是汽车兵“欺骗”自己的借口。
这样的故事,汽车团的官兵们三天三夜也讲不完。
一次,修理士郭华彬听说要抽调人员组建野战修理所,他找到连队干部软磨硬缠,要求到前指执行任务。在野战修理所开进的前两天,其妻突然来队探亲,连长打算重新调整人员,郭华彬却执意不肯,毅然告别来队一天的妻子,随部队出发了。
官兵们心系边防,情洒边关,每位官兵的故事都能听得人心酸泪落。有的家遇洪水,房屋倒塌;有的父母生病无人照顾;有的爱人生病小孩住院。他们都会义无反顾地踏上运输线,因为在边防运输线的那一头,有千千万万边防官兵期盼的目光。
所以,汽车兵们一直用“欺骗”自己,“欺骗”家人的方式,去寻找到各种说服自己的理由,一直忘我地奔忙在这危险重重的边防路上。
为人儿、为人夫、为人父的汽车团政委吴国华,深知汽车兵的难、汽车兵家庭的难、汽车兵妻子的难。所以,每当有军嫂来队,他总是亲自第一时间上门去看看;每当汽车兵休假,他总会变戏法似地拿出各种小礼物,让汽车兵带给父母。
但他,也无数次“欺骗”了自己和妻子。今年春节,待自己恩重如山的父亲和姑父先后去世,临终前,2位老人都表达了想见他最后一面的愿望。但是,部队正在执行重大运输任务,他最终选择了坚守工作岗位。
边防需要,又一次成了他“欺骗”自己的借口。(本版图片由李伟明刘响提供)
上一篇: 四川巴中一油罐车坠崖 与油罐车厂家无关
下一篇:油罐车厂家呈示油罐车洒水车工作及构造原理>